【腾讯云】视频通信爆款 9.9 元起, 提供电商、教育、社交娱乐等多行业多场景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快 1 天布局火爆赛道

题记:咱们在抵制他们的圣诞,他们在欢度咱们的新年,而且还给咱拜年,到底是彰显了咱们的“厉害”还是对比出了谁更包容,谁更文明?

读者私信我说马斯克、苹果CEO库克等人给中国人拜年了,问我怎么看,要不要写点儿啥,我说以前写过类似的话题,对比的是中国春节在西方和西方圣诞在中国,文章无疾而终,他说,要是马化腾、马云、刘强东给欧美说一声“圣诞快乐”会怎样?我说也别说二马一刘这种级别的大佬,就是个乡镇企业的当家人,他都不敢,否则街道办分分钟削他。

不只是这两年,老早之前,美欧和日本等国的重要政商人士,也都曾给中国政府、中国人民拜年,我觉得说西方早已形成了每逢春节就给中国拜年的传统一点儿都不为过,如下:

上图,这是2012年,12年前巴菲特就已经开始给中国拜年了。

这并不是人家怕咱们、巴结咱们,而是人家的礼数做到了,体现出来的不只是大国气度,更体现了一种包容的文明,不管以往咱么国内网友是如何祝贺美国新冠死光光,还是祝贺日本地震,人家从来没跟咱计较过,该援助就援助,该祝贺就祝贺,相比之下,咱们十几亿人表现出来的度量,实在有些令人汗颜。

我可以给很多无脊椎网友透露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算上2024年,美帝已经连续24年为中国新年点亮“中国红”,巴结咱们伟大的祖国。

中国新年(春节)可能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节日,除了中国人自己过这个节日,全世界很多国家也都过这个节日,而且绝不仅仅局限于当地华人,很多国家庆祝中国新年的规模和等级往往都上升到行省和国家级别,这两天美国帝国大厦、日本东京塔、意大利都灵等地为了庆祝中国农历新年而使用灯光点亮“中国红”以此庆祝中国的新闻被广为传播,同时很多权威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如下:

这是2024年的情况,咱们再往前翻翻,会发现很早以前西方就已经开始祝贺中国新年了,如下:

备注:海外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官方网站和新媒体平台,于2012年11月6日正式上线。

再往前,新华网也有类似的报道,如下:

纽约除了帝国大厦,很多地方也都有类似的庆祝活动,而全美国除了纽约,更有多个州也在庆祝中国新年。

全世界其他国家欢度中国春节的报道也经常可以见到,除了美国,还有加拿大、英国、西班牙、俄罗斯、印尼等等,这些国家除了有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一般还都伴随着国家政要和国际组织的负责人,用中文为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

很显然,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影响力的增强,春节正在成为世界性节日,让我说,我们这么多年的文化输出,目前看来最成功的可能就是春节了,这当然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但同时结合外国节日在中国的遭遇,我们也许应该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中国节日走向世界的今天,我们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世界?“怎样面对世界”这个话题太大我驾驭不了,咱就从我们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外国的节日来看看这个问题。

曾经有个网友跟我讨论这个问题时说,外国人喜欢中国春节,是因为春节不是宗教节日,所以西方才接受,而他们的圣诞是宗教节日,所以咱们抵制他们是应该的,而他们接受咱们也是应该的。

按这位网友的说法,我们是个无神论的国家,那么所有的节日都不具备宗教色彩,但是为什么唯独春节最能引起西方人的兴趣?再说了,咱国家人人都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节日也并不违反国家法律嘛!

我还可以再换个角度看,中国人虽然说自己的节日没有宗教色彩,但是很多中国人在面对自己的文化时的那种狂热和推崇,对外来文化的那种仇视和恐惧,绝对是宗教般的狂热——他们的这种偏执和狭隘在互联网时代难道外国人不知道?但是外国人为什么不在乎?继续几十年如一日的喜欢中国新年?难道外国人不会反省:

我们西方没有自己的节日吗?为什么要过洋人的春节?

我们本该“师华长技以制华”,都怪白宫那些美奸崇中媚华!

西方人喜欢春节,在我看来是因为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参与人数最多的节日,也是世界各地华人最重视的节日,外国官方庆祝中国节日当然有两国交往层面的考量,而普通外国民众庆祝中国春节,就是图个热闹和喜庆,他们不会想到这是“文化入侵”这种只有中国人才能思考到的深度上。

中国新年在中国人的心里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是要回老家和长辈们团聚的一个以家庭为核心,以团圆为目的的盛大节日,但是外国人看中国春节,就像我上文说的那样,他们图的只是喜庆和热闹,所以西方人过中国新年,就像中国人过圣诞:彼此对这个节日的理解和所看重的地方完全不同,但这并不影响彼此都能很好的享受对方的节日。

几乎所有的节日,不管中国的还是外国的,都是以中年人和年青人为主体,一是他们有热情和精力,二是他们乐意为节日和生活投入更多的金钱,而忙于生存的人和精力不够、收入减少的老年人,参与节日的热情显然不如前者。

圣诞在中国为什么受欢迎?因为它在中国不是宗教节日,只是个世俗的节日,是属于年轻人的节日,除了在信众,在占据优势人数的人那里,中国的圣诞节没有宗教意味:相比春节,圣诞不用准备很多食物和礼物,也不用准备红包,更不用奔赴千里必须回家,还不用走亲访友跟陌生人在酒桌上应付,也不用劳心劳神地问候别人,最让人开心的是不用担心被逼婚催嫁以及问收入。

春节是属于家人的,属于亲戚的,属于上司和同事的,承载了太多的目的和规则,而圣诞是属于你和你的恋爱对象的,即使是单身,也可以约伙计们或者姐妹们去喝酒唱歌,年轻人只是想开心,想热闹,想为自己而活,再说直白点儿,他们只是想嗨一下,有错吗?为什么要用“说中国话,过中国节,做中国人”来绑架他们?

这几年“圣诞”在中国的处境不太好,跟春节在外国受欢迎的程度截然相反,就是这种人的功劳。

按很多网民的观点:中国人过西方节日就是崇洋媚外,是文化入侵的结果,而西方人过中国节日,就是祖国强大了,国际影响力提升了(其实我想说:当这种说法成为主流,说明我们距离强大还有相当的距离)。

在这种群体的意识里,凡是中国的都是好的,凡是外国的都是坏的——他们说这话的时候不影响他们使用西方科技产品时的神态自若。

他们拒不承认一个现实:中国这些年来的成长,与融入世界和紧跟全球化密不可分,他们也拒绝承认只有包容性强的文化才能孕育出强大的文明和科技生产力。

已经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半个世纪多的美帝还是世界霸主,并且连续24年庆祝中国新年,这种现象背后的本质是什么?不正是开放和包容铸就的强大与文明吗?那些抵制圣诞的人从来没想过,而且这种人的数量太多,以至于拉低了整体国家形象。

其实从政府层面看,从来没有出具过抵制圣诞的明文通知,只是某些基层单位,诸如学校和居委会,以及某些微信群,未免表演用力过猛了,以至于让上面也很为难。

我们的有些传统,比如知识分子的气节,比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都会得到继承和保留,它们之所以被继承和保留,不是因为我们强行挽留它们,而是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部份,会被人们珍视,上一辈的风骨因为得到下一辈的认可和景仰,从而自动获取了薪火相传的DNA,就像外国人喜欢春节,不是因为我们的春节征服了他们,而是他们乐意接受我们的春节。

不管多优秀的传统,如果不能得到后来人的认可和自愿的继承,仅仅靠外力强行维持,恐怕终究会力不从心,毕竟历史潮流不可抵挡。

而另外一些传统被取代是正常的,就像裹脚被天足取代,火柴被打火机取代,算盘被计算机取代——这是社会新陈代谢的必然过程。

虽然我们是个重传统的国家,但看看近些年我们的有些做法,其实是完全反传统的,也可以说是打着传统的旗子反传统,比如中国传统文化讲究“道法自然”、“顺天而行”,但是现实生活里我们的人为干预甚至粗暴干涉特别多,从家庭生活到社会生活莫不如此,从父母强硬干涉子女填报志愿和婚姻大事,到居委会破门而入不准夫妻二人看小电影,再到逼着年轻人不准过这个节,只准过那个节……用现代的说法这叫过分干涉和侵犯隐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这是逆天而行。

美国这么喜欢中国新年,会不会有一天中国新年会成为美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我觉得完全有可能——如果包括中国新年在内的诸多中国元素、中国思想和中国技术能让美国获得实质性的利益和发展,或者即使是纯粹的民间的喜欢,美国也一定不会排斥,美国也不会因此担忧自己的文化会被“外来入侵文化”取代——我早已看清了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秘诀:美国对不同文化的态度就是,只要你对美国有利,只要你不是那种反人类、反文明的文化,美国就会认可你,尊重你,接纳你,给你法律内的自由,不干涉你的生长,因为你生长得越好,就对美国越有利,我能想到的最好的例子,应该是生于南非,长在加拿大最后落脚在美国的埃隆·马斯克。

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美国才是同化能力最强的国家。

同化能力的本质应该是大度、包容、尊重,不认为和自己不同的就是不对的,如果别人刚说了一句和你观点不同的话就被你一声暴喝吓得不敢吭声,那你这样一路“同化”下来,是给自己埋雷。

结语

国与国之间的事情很复杂,文化与文化之间的比对很直白:谁能更好地兼收并蓄,谁能更好地包容不同意见,不同价值观,不同族群和不同文化,谁就能更大程度地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还有创造性,也就能因此获得最为丰厚的回报:

又有谁不愿意为一个能尊重自己、能包容自己,能为自己提供财富和保障的国家付出呢?

内容分享:
【腾讯云】云服务器、云数据库、COS、CDN、短信等云产品特惠热卖中
Top